你是否还记得去年元旦那场充满烟火气校园庆典?当 2024 年一缕阳光掠过教学楼顶,北京市博文学校高中部正上演着一场融合传统年味与国际视野特别庆典。这场以 “青春飞扬迎新岁,激情绽放共未来” 为主题活动,用饺子热气驱散了冬日寒意,以双语祝福点亮了跨年之夜,让每个参与师生都欢声笑语中触摸到了新年温度。
一、班级庙会:当课桌变身创意舞台

“快来看!高二(3)班把成语接龙玩出了新花样!” 午休铃刚响,教学楼里就炸开了锅。高一高二教室里,课桌被巧妙拼成舞台,各个班级正用独门绝技诠释着 “新年仪式感”—— 有班级把诗词朗诵改编成情景剧,让李白 “桃花潭水” 遇上现代街舞;有用黏土捏出十二生肖,手工区办起了微型 “民俗展览”;最热闹要数 “方言拜年” 环节,广东同学粤语祝福、四川同学川味顺口溜引得掌声不断,连走廊都成了流动欢乐剧场。
“我们班‘知识灯谜会’最受欢迎!” 高一(5)班学习委员小李举着谜面兴奋地介绍,“历史老师出‘刘邦笑刘备哭’,答案‘翠’字,好多人猜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这种把知识点藏进灯谜创意,让复习迎考紧张感笑声中悄悄化解。教室后墙上,“博学多能,崇德自强” 校训与同学们手写新年愿望卡相映成趣,有张卡片写着 “愿数学题都有解题思路”,旁边还画了个萌萌加油表情包。
二、高三 “饺” 响曲:红围巾里双向奔赴
“同学们看镜头!咱们‘高考红围巾’要入镜啦!” 高三年级走廊里,戴着喜庆红围巾组成 “祝福天团”,语文老师用诗意比喻拉开祝福序幕:“愿你们生活如唐诗般凝练,如散文般舒展”;数学老师推了推眼镜笑说:“快乐要像余弦函数,周期波动但永远正半轴”;英语老师则用流利双语送上期许:“May your dreams be as boundless as the universe, and your efforts as precise as scientific formulas.”(愿你们梦想如宇宙般无垠,努力如科学公式般精准)
当《苹果香》歌声从办公室飘出,食堂早已摆开包饺子 “战场”。“老师,您看我包元宝饺像不像模像样?” 班长小王举着饺子皮向物理老师请教,案板上馅料荤素搭配,正如同学们文理知识储备。高三(2)班小张边擀皮边感慨:“平时刷题到深夜,难得和大家一起揉面,面粉沾脸上都觉得开心。” 蒸煮间雾气氤氲着,饺子沸水里翻滚如银元宝,咬开一口,鲜美汤汁里仿佛藏着叮嘱与同窗默契。有同学悄悄把写着 “高考必胜” 字条塞进饺子,说是要把祝福吃进心里。
三、双语时空:当传统年味遇上国际表达
这场庆典里,双语元素如同调味剂,让传统年味有了新鲜口感。文艺汇演中,高二(1)班短剧《古今对话》令人印象深刻:身着汉服 “李白” 用中文吟诵 “举杯邀明月”,西装革履 “牛顿” 则用英文回应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自然和自然法则隐藏黑夜中),两种文化舞台上碰撞出奇妙火花。主持人串场时也时不时来句 “Happy New Year”,引得台下同学用各国语言喊出 “新年快乐”,教室里顿时成了小联合国。
活动尾声许愿环节,同学们愿望条许愿树上随风轻摆。“希望能考上理想海外大学” 与 “想带爸妈去看一次庙会” 愿望相邻而挂,中文遒劲笔触与英文流畅花体同一片晨光中闪耀。有位同学用双语写下:“May the new year bring us both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family warmth”(愿新年带给我们学业精进与家庭温暖),简单句子里,藏着当代青年对多元价值追寻。
暮色渐浓时候,校园里灯笼次第亮起,映照着冻红笑脸与沾着面粉校服。这场持续一整天庆典,没有华丽舞台特效,却用最朴素烟火气诠释了教育温度 —— 当高三学子饺子香里暂别试卷,当高一高二少年把知识点玩成灯谜,当中文含蓄与英文直白祝福中相遇,博文校园 2024 年元旦,早已超越了一场普通庆祝活动,成为刻青春记忆里温暖注脚。正如一位老师朋友圈写:“教育最美样子,就是让孩子们传统与现代交汇中,找到属于自己生命姿态。”